其实我和大多数同学一样,收到offer之后会纠结到底选择哪个学校。我本人最考虑的最重要的两点就是:就业和地理位置。
这两年本科和硕士毕业生,以及海外留学生人数越来越多。不少留学同学都会选择回国就业,整体就业形势非常严峻。
所以,我一定会考虑项目课程质量和学校认可度。
所以选择HKUST是必然的!另外,我希望毕业后能在当地工作一段时间,留香港比法国容易一些。最后就是父母觉得国际政治不稳定,去香港读书会安全一些,离家近是真的很有安全感且不会觉得孤独。
最开始,我根本没有职业规划。
对未来要从事的工作完全没有认知,不知道学金融专业做什么工作,感觉方向太多了。
很多人都说可以进券商、PEVC、银行、咨询。但是我完全没接触过,也不懂这些方向的区别,以及哪个是最适合我的。
后来和诲知留学的老师咨询留学的时候,老师帮我梳理了一下泛金融的行业、岗位、工作职责、技能要求等等,大概是我第一次理清了头绪。
接下来,我通过三份实习,行业-公募基金产品-数据分析,浅浅了解了实际工作后,才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路径有了认知。最后在准备研究生面试问题时,综合梳理了一下,拟出了比较详细的职业规划。
这里想提醒学妹学弟:可能报考大学时,对自己学习的专业并没有过多的了解,进入大学后,学习压力小,而且国内课程是理论知识>实践。
而且一段含金量高的实习,在未来留学申请时是非常有必要的!
实习经历既能丰富自己的工作技能和认知,又能为留学申请加分,所以,建议学弟学妹们在大二、大三的寒暑假就可以搞起来!找不同的岗位体验一下未来的工作,如果发现这个岗位或行业不喜欢,或很适合某些岗位,在毕业后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和喜欢挑选。
其中一段实习,我负责农林牧渔赛道的产业链进行搭建。
这里面不仅涉及了券商研报拆解,也用到了SQL数据分析工具。假如学弟学妹以后打算选择量化金融方向,建议大三下学期之前学会SQL/Python + 可视化工具(Tableau或Power BI),对实习和未来就业帮助极大!
而且,我的港科大面试教授还问了SQL很多问题的,如果没有学明白,面试可能也过不了。
这段实习大概是这样的:首先进行金融数据研究,日常使用的是Choice软件来拆解梳理券商核心研报,完善对应赛道相关的研究成果;另外,在产业链数据生产与研究方面,根据申万宏源行业分类,负责种植业和食品加工行业的产业链搭建,搜寻上中下游品类的龙头企业,提出行业景气度指标,然后通过SQL在oracle数据库中查询数据,进行数据分析并做可视化处理。
首先分享一下港科大BA面经流程:
1. 自我介绍
2. 编程相关课程
3. 回归模型和怎么判断自变量的重要性
4. 基础SQL语言
5. why hkust
6. leadership经历
7. question for me
其中最想与大家分享的是第五个问题,我的回答是这样的:
(1)硬核课程适合我的需求
(2) caring文化 领导力和社会责任
(3) 职业规划-香港就业
第七个问题:我问了项目对候选人的偏好,他说希望数学编程有强基础的。
面经总结:
港科大BA的面试更偏技术,两个老师负责面试,一个Tech一个Behavioral,Tech老师先问的,后面Behavioral大概问了3分钟。
诲知留学的老师帮我做了面试辅导,而且发了很多资料,还帮我优化了一些常见的问题回答,前期准备非常充足,对我帮助非常大,所以我觉得港科大的面试蛮顺利的。1月12日下午面试,1月26就发了offer!
关于录制视频或者面试的时候状态主要看几个点:
1. 你的面试环境,录制环境尽量保持干净整齐,这样面试官的注意力就不会被你的背景而干扰。
2.衣着尽量穿的正式一些,这样会显得更职业化一些。
3.注意眼神交流和肢体动作,语速适中有节奏感,适当加一点肢体动作的话会显得你的面试表达更加自然。
4.录制尽量录上半身即可,不用录全身。
总之,留学只是人生路上一段难忘的经历,每个人都是值得被珍视的个体,一定要充分肯定自己的价值,找到热爱的并愿意为之坚持奋斗的方向,相信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