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
诲知留学
Amy同学
学校:
上海外国语大学+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
GPA:3.98+3.71 / GRE:326
实习:
Amazon 实地
Wells Fargo & Company 实地
东兴证券 实地
本转最终去向: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
硕士offer:
University of California-Berkeley -
MA-Statistics (最终去向)
Columbia University
Masters in Data Science
UCL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, Los Angeles
Master of Applied Statistics
Cornell University
MPS in Applied Statistics
我高中升大学时候就想出国了,但那时候家人的想法和我不太一样,他们会觉得没有能力才出国读书,所以没同意我出国。
爸爸妈妈都希望我参加高考,我的成绩还不错,顺利入学上海外国语大学。不过,我还是一直想要出国读书,听说可以从国内转学到美国,于是在2018年底有了转学想法。当时和父母也探讨过,毕竟这也是通向美国知名院校的另一个道路嘛!
其实,对我而言出国读书最吸引人的地方是教育质量。
对比美国教育而言,国内本科选课制度很固定,没有办法根据个人发展&个人兴趣来选课。即使能选其他专业的课程作为选修课,学习到的知识也很浅,与那个专业教授的知识不同。
再加上我考上的是上海外国语的对外汉语专业,自己并没有很喜欢对外汉语,未来就业方向很窄。另外就是我觉得国内部分学科教学制度的问题,只要考前突击就可以拿高分,我有一种荒废时光的感觉。
对北卡的印象—当我离开了北卡,开始疯狂怀念。
北卡是一个安全、安静且环境非常美的城市,和旧金山相比物价很低,拥有很美丽的海滩和国家公园,生活很chill不会觉得无聊。北卡州是全美美国人最愿意移入的州之一,当地人友好热情,都十分善良。
转学后的生活,比我想象中还要精彩!
很多中国学生刚开始会觉得难以融入校园文化,一个人异国他乡会觉得特别孤独,但我完全没有!或许因为我本科学习的专业会有一点Buff,没有语言沟通障碍,我很快和同学们打成一片。
最重要的是!我在UNC加入了两个舞社,这里面Asian-American特别多,能让我感受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,我们舞社在youtube上有45.2k的followers。
跳舞是一件让我的灵魂得到解放的事,这辈子最正确的选择!
每当音乐响起,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会深陷其中,完全忘记课业压力。
选校侧重点
我在选项目时候看重的是城市安全和项目倾向性两方面。
首先排除了芝加哥(懂得都懂),其次,我没有读博的想法,所以项目要以工作为导向,排除了像UMICH 这种research intense类型的项目。诲知留学的老师在帮我梳理项目定校的时候十分尊重我的意见,从难度梯度、项目学校排名、就业等维度帮我制定了完善的申请策略。
文书环节
我的文书环节也非常顺利,申请老师先让填了表格将过往经历罗列出来,然后线上头脑风暴,拓宽了思路梳理了逻辑,结构定好了之后,后续很快填好了内容。我想提醒一下学弟学妹,文书环节中,最重要的是头脑风暴梳理过去亮点与项目match程度,框架逻辑十分重要,只有结构清晰了,内容才能完美展现出来。
22Fall,我拿到的offer都非常满意!
但同时真的非常纠结!爸爸希望选择哥大,毕竟哥大排名太高了,亮闪闪的藤校光环,加之地理位置非常好,而且数据科学质量高,我能拿到offer真的很幸运。
客观层面:我的想法是自己学统计专业,未来打算做数据类工作,考虑到硕士毕业后在美国就业的情况,哥大更偏华尔街的金融、咨询行业,而加州科技公司比较多,最终选择了UCB。
主观层面:纽约和加州比,我更加喜欢加州温暖的沙滩,当时我十分纠结的!
快到决定offer DDL时候,还给哥大交了4000 deposit留位置。可我想到要在很拥挤的纽约生活,没忍住哭了出来,我真的有点不喜欢在纽约生活。
最后,全家人也是尊重我的想法和选择!马上就要去加州了,真的好开心!
关于获得推荐信的经历,我真的太有感想了!凡事得计划好,千万别临时抱佛脚。
我的两封推荐信是北卡教授的。
失败的这一封:
我准备的时间很久,联系了很多老师,其中有一门machine learning的课与我的硕士方向很匹配,教授也对我有印象。而且,教授还要我把简历和成绩单发给他,我以为拿到这封推荐信没问题!
我特意在邮件里写了很真诚的话,但教授没有回复我的邮件。唉,可能也是这门课上有很多博士生,我的发言不够积极吧。
成功的两封:
于是,我找了暑期database课程的教授我在他的课上,所有成绩都是满分,教授亲自写邮件祝贺我,夸赞我很有天赋,希望我在这个领域继续探索。
另一封是来自一门分析赛事数据的课。
暑期我去参加统计系的advising时,跟advisor沟通下学期选课和未来计划,沟通了1小时,非常愉快!这个ad恰巧也在秋季学期教课,很开心地邀请我选他的课。
这门课计分方式主要是做三个projects,我们组在第一个project中拿了几乎最高分,在出分后,围绕project与教授探讨后,教授主动提出写推荐信!并且保证会写的非常好!太开心了!
“I am still looking for one more.” 付出得到了回报。
最后,23Fall已经开始了,想给学弟学妹们一些小小的建议:
提前,提前,再提前
规划要提前,GRE最好在大三暑假考出分,大四上学期就能直接申请了。
我当时大三暑假没考出来,大四每个周末都很赶地在学习,再加上平时上课时间久,整个学期下来GRE还没考出来,于是大四寒假报了1v1 专项突击20来天考出来了。
大四上学期我的精神压力非常大,既要刷GPA,还要在课堂还要积极表现争取推荐信、进行头脑风暴,同时要考GRE,休息时间还在忙姐妹会,整个人快累垮了。
当时还在舞社,但实在没时间练舞了,错过了去Duke 演出, 太遗憾了!!
所以,一定要提前规划!把大学四年需要完成的目标和时间全部罗列出来,按照计划进行,千万不要拖延!如果把所有事情都堆在大三大四,你会非常疲惫。
真的非常感谢那段时间有朋友支持我,鼓励我。
同时,也谢谢自己的付出和经历,人生的路还长,越努力越幸运!